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诚信”二字,从古至今皆有论及。“诚”指诚 实、诚恳,多指主体内心的真诚;“信”指信任、信用, 多指主体的外在品质。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考验着 考生的内心真诚度和外在品质的好坏。应该说,自 学考试历经 30 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高 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继续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自学考试没能经得住时间的 考验,暴露出诸多诚信问题,考试打小抄、找人替考 等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夸大招生宣传,教育机构和管 理部门玩忽职守。诚信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 质量,影响着文凭的社会认可度,也影响着社会风 气,更影响着我国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 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诚信建设,使自学考试回归 到人才培养的本质上来。
一、自学考试诚信缺失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出现了很多失信行为:一是自考生无故旷课、找人 上课、抄袭作业、剽窃论文查重、敷衍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造假、考试前买“真题”和作弊器材、考试打小抄、考 试时使用伪造证件替考、动用关系改成绩、使用假毕 业证等;二是部分高校夸大招生宣传,但不兑现承诺 或是难以兑现承诺;三是高校只注重收入,不注重人 才培养;四是有的教育主管部门言行不一,没有营造 公平公正的自学考试环境;五是个别考试机构监管 不力,纵容和包庇作弊行为,言行不一。总之,自学 考试起不到检验知识、以考促学、提高能力的目的, 这与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二、自学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
自学考试诚信缺失问题与考生本人、高校及助 学单位、考试机构都有关系,并受社会不良环境、自 学考试法制和机制不健全及考试制度不完善等多方 面因素影响。
(一)考生存在不诚信行为
部分考生对诚信的理解较为模糊,对于诚信失 范行为的影响及后果也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充分 重视自学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浮躁的社会使考 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层出不穷,找人替考、打小抄、购 买作弊器材等乱象丛生。这使自学考试失去了应有 的公平性,自考生成为高分低能的假人才。
(二)个别办学机构办学思想不端正
个别办学机构办学思想不端正。自学考试市场 存在恶性竞争;自学考试不受重视,被边缘化;各办 学机构以急功近利的办学方式满足学生获取文凭的 需求等;个别主办高校作为自学考试的管理者,在监 管上较为松懈,时常抱着不出事即可的态度组织考 试;在自学考试中,很多规范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导 致考场监管不严,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学考试失信的 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一些教考不分离的高校,考场秩序混乱,考生作弊现象严重,监考教师不 负责任,主考管理不力,或是出于对生源和效益的考 虑而故意放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自学考试的规 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或是对各类失信行为 的处罚力度较弱,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自学考 试失去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较弱
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监管力 度不够,没有专门针对自学考试的失信问题的管理 制度。另一个方面是,各高校和自学考试机构对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的认识存在 偏差,自学考试制度、法律法规、诚信教育体系和评 估体系不完善,反作弊高科技手段落后,对考试中存 在的违纪行为惩罚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关于自学考试的诚信管理体系还不够完 善,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监管,缺少规范性 的制度做支撑。尽管我国在 2016 年出台了《刑法修 正案(九)》,但它不是完全针对失信的,其中只有第 六条规定“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增加规定组织考试作 弊等犯罪,虚假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的是犯罪”,其下 面列举的 3 条失信处罚的规定包含的失信范围小, 力度不大,在执行的过程中,各考点仍存在象征性的 处罚现象,对不诚信行为缺乏约束力和威慑力。二 是自学考试诚信教育形式单一化、教条化。我国自 学考试的诚信教育偏向于道德教育,主要靠学生自 觉、自律,在形式上仍停留在考前进行诚信动员、张 贴诚信海报、悬挂诚信条幅等。三是对失信学生的 惩戒力度较弱,主要还是采取警告、取消单科成绩、 取消本次报考成绩、延期毕业等“大事化小,小事化 了”的处理方式。
三、自学考试诚信缺失的危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诚信缺失,如果不加以防范 和控制,会带来很多危害:一是会扭曲自学考试人才 培养的教育本质,破坏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考试 是自学考试的中心环节,起着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 程度、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缺失诚信的考试 就是走形式、走过程的流水线,无法起到应有的检测 和评价作用。二是会降低自学考试文凭的社会认可 度。近年来,由于自学考试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社 会对自学考试文凭的认可度大大降低。有些事业单 位、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明确规定不招收 自学考试学历人员。三是会影响社会的诚信风气。 受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自学考试出现了买考试 题、买作弊器材、集体舞弊、团伙作案等诸多诚信问 题,加剧了社会信用危机。总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诚信缺失,不仅会使教风不正,学风不端,考风不佳, 还会使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更会败坏社会的诚信 风气。
四、研究自学考试诚信缺失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自学考试作为自考生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的重任。自考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 不仅关乎其人格魅力、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关乎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构建一个符合自学考 试特点的、有效的诚信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它有利于 引导学生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习惯,更有利 于规范自学考试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注重教风,端正 学风,严肃考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诚信环境。
五、解决自学考试诚信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内涵建设
1.提高诚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 行动的动力。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就是解决好方 向和动力问题,就是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要解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诚信缺失问题,最关键的是转 变自考生、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观念,使其真 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自学考试诚信 观,自觉做诚信守信的典范。
2.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千秋基业,人 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赢得 国际竞争主动、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发 展和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 点,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 “立德树人”。“树木易,树人难。”“立德树人”应作 为自学考试的中心环节常抓不懈,高校在教学上、日 常管理中和生活中,都应做好自考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使诚信教育如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让学 生在内心深处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 觉做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3.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办学的灵 魂,是指引教育沿科学、健康的发展轨迹运行的航 标。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育人理念的好坏直接影 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自学考试办学机构应坚 持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教风, 端正学风,严肃考风,让自学考试真正回归到人才培 养的本质上,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法制建设和机制建设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 衰。”各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诚信评估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和机制建设,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失信的 危害,远离失信行为。当前,我国现行的自学考试的 相关制度主要以针对考生诚信行为的约束与失信行 为的处罚为主,例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 部 33 号令)等。自学考试出现失信现象,除了参与 主体的自考生诚信缺失有关外,还与政府制度不健 全、社会风气不良和学校教育机构监管不严等因素 有关。因此,改变自学考试的诚信现状,需要建立健 全诚信教育管理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气
诚信风气的建立,是全社会的共同重任,应动用 全社会的力量,人人参与,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引 领文明新风尚。
1.自考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孔子常讲“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陶行知先生曾讲“千教万教,教人 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考生要学习古人的 优良品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考生 还要重新认识诚信对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树立的意义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自觉遵守自学考试的各项规 章制度,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好青年。
2.主办高校和办学机构在自学考试中要承担主 体治理责任。一是高校之间要树立行业自律理念, 共同维护自学考试良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应加 强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诚信教育;三是创新诚信教育 形式,培养自考生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其诚信缺失违 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四是严格执行自学考试毕业审 核流程,规范毕业标准;五是严格执行自学考试各项 规章制度,消除形式主义;六是严肃考风考纪,将监 管的职责落到实处。
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肩负起自学考试诚信制 度体系建设的重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诚信激励 机制,对单位和个人的诚信事迹给予表扬;另一方 面,要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明确不诚信内容,严 厉查处自学考试中的各类违规行为,加强诚信信息 的透明度,建立诚信管理系统,加强对失信者的惩戒 力度。
4.举全社会之力,使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 自学考试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 部门和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考试作弊入刑的宣 传工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成员的诚 信意识,打造优良的信用环境。

相关文章: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