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毕业论文导向的专业选修课沉浸式融合思路与实践

毕业论文导向的专业选修课沉浸式融合思路与实践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0-15 16:30:18

摘要:从培养惯例来看,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的课程通常以专业选修课为主。 但在实践中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 人意。 客观原因在于,高年级学生的时间有限,必须针对这一具体情况设计信息更加密集,转化效率更高的课程。 专业选修 课的沉浸式融合是多门选修课的有机结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正面效果。 其思路值得重视 和优化。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沉浸式教学;课程融合;毕业论文查重
从国内大学培养方案的惯例来看,一二年级主 要以公共课、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为主,注重基本专 业知识的体系性建构;三四年级则开始向专业选修 课倾斜,注重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差异化培养。 以西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为例,三年级安排了《 文化 哲学》《 法哲学》等一系列部门哲学专业选修课,以及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就业指导》等工具性选修 课。 但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选修课到课率低, 学生积极性差。 结果导致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和工 具选修课在老师和学生眼中处境尴尬。 学生为了挣 学分勉强出勤,老师由于缺乏严肃的聆听者而意兴 阑珊,两者共同形成了所谓的“大四现象”。[1-2] 为此, 我们在三年级下期的《 法哲学》专业选修课中以毕业 论文设计为模拟对象,尝试了沉浸式的选修课多课 程融合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的做 法值得借鉴与审视。
一、高年级选修课处境尴尬的主因
从理论上讲,“专业主干必修课”+“专业部门选 修课”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尊重专业学科规律,尊重学 生自主意愿的合理选择。 专业必修课提供各个专业 基本的知识体系,专业选修课则照顾到了学生的兴 趣方向。 但在教学实践当中专业选修课的实际效果 却远远不如理论上那么美好。 据调研报告显示,八 成左右的学生具有明确的选修意愿[3] ,不过选修课 的实际效果却难以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同[4] 。 排除选 修课体系设置不科学,比如内容重复、先难后易;教 师积极性不强,比如备课成本和产出收益不成正比; 高年级学生管理松懈等外在偶然因素,我们认为造成专业选修课“失格”的客观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就业、职业资格认 证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多方面的任务,专业选修课 程虽然数量不多,但相对高年级学生对时间的分配 和权重而言,仍然显得过于繁重。 在众多任务当中, 能够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有效时间非常有限,因此 在大三大四仍然指望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选修课程 的学习,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由于专业选修课本身属性,难以同主干课 一样具有较高的信息有效率。 简单地讲,相比于主 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范围有限,并且各个专业 选修课传递的信息范围较窄,往往并不适应于本专 业的每一个学生,或者说对不同学生的有效性差异 较大。 对于相当部分学生来讲,专业选修课有效信 息产出率低下,是一种不经济的无奈之选。
二、课程有机融合的解决思路
专业选修课相对于专业主干课程具有补充性、 灵活性、趣味性等特征。 但由于升学和就业压力,高 年级本科生学习目的和动机明显向实用方向倾斜, 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在服务于各类考试的课程上。 所 以高年级专业选修课通常被当成“休闲课”“水课”, 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专业选修课的理论价值和 它的实际境遇天差地别,这个问题的成因是多层面 的,消解这个问题办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但毫无 疑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专业选修课的突破创新。 虽然高年级选修课课程数量较多,但单个课程 的覆盖面和信息量相对主干课程极其有限。 如何在 “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框架下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呢? 我们认为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最有可能成功 的改革思路。 如果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融合能够做到 一方面减少学生的必要课时,一方面又能够保留几 门被融合课程的核心内容,强化信息供给的效率,那 么问题就能同时得到解决。 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从 课程设计的层面上提高专业选修课的信息供给效率。 就此问题,先对相关成功经验进行考察。 国外 著名学府的选修课设计大多具有课程功能多元化, 课程内容专题化,注重学科交叉的特点。[5] 专业选修 课设计向更加符合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所需要的 “问题导向”倾斜,表现为课程的“部门化”和“领域 化”。 这在国内也并非新鲜,原因在于专业选修课的 部门化符合当下主动学习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 理论认为,学习本身不是外界知识信息刺激心灵从 而产生理解。 理解的机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 统摄和涵盖。 当代学习和认知理论中的重要一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习得知识的关键在于新知 识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建构和生长。 与这种学 习观相契合的方法则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主动学 习,而非知识传输的被动学习[6] 。 按照学习者主动 建构知识的观点,教学所提供的无非是知识生长的 平台。 相比以客观知识体系为平台,以对问题理解 和阐释为平台,显然同主体的联系更为紧密。 一千 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理解和解释的主 观性所在。 所以,专题化、问题化的课程总体上更能 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然而,仅仅在课程内容上具有“问题意识”,还不 足以保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教学实践 也表明,部门化的选修课程也的确不能保证良好的 教学效果,当然,这同学生、教师、管理等因素也有直 接关系,但如前所述,偶然性和主观性因素不在本文 的讨论范围。 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合主动学习的学 习对象并不必然引起切实的主动学习和有效的主动 学习。 为此,我们的课程改革思路是把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往前推进一步,以一种沉浸式的, 或者说“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共同 实践的方式,利用教师对相关问题的主动学习动机 和知识建构经验,为学生提供参考。 简单讲,教师除 了传达必要的体系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的 学习研究实践中传达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相比于一般的经验交流,沉浸式体验教学所传达的 经验是在相似背景、相似处境、相似语言中的,是更 容易被理解接受的。
结合国外选修课的成功经验以及当代教育理 论,启发我们设计一种沉浸式的课程融合模式。 具 体讲这种模式包含三个步骤,第一,设计部门化、领 域化、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赋予学生一种特殊的身份或任务;第三;教师引导、伴随学生完 成身份或任务要求的相关体验。 按照这种思路,我 们能用一门选修课的课时涵盖多门选修课的重要信 息,并通过“问题化”和“体验式”的课程设计,有效地 实现多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三、模 拟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的 沉 浸 式 课 程 融 合 实 践———以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大三下期为例
以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大三下期专业选修课为 例。 由于政法大学之中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几乎人人 参与,再加上考研复习等因素,大三下期专业选修课 教学效果尤其不好。 在此背景下,笔者将自己承担 的《 法哲学》设计成一门融合多门选修课内容,并且 强调学生沉浸式体验的专业选修课。 具体方案如 下:
首先,专业选修课《 法哲学》不再按照法理学法 哲学教科书,总体性地讲授从古希腊到当代的主要 法哲学思想,而是按照每一到两年选择一个法哲学 专题。 我们已经开设的课程专题是正义专题和人权 专题。 这些问题的现实性很强,同时也具有深厚的 理论渊源,能够较好地兼顾学生的概念认知和叙事 认知,并且很容易拓展开来同其他学科相联系。
其次,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平均水平不高,学 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论文写作经验的现实情况,我们 选择融合的课程主要是工具性选修课《 文献检索与 论文写作》,以及口才、礼仪类实践选修课。
最后,我们设计沉浸式体验,要求学生扮演教师 科研合作者的角色,一起完成以课程专题为对象的 论文提纲。 教师在介绍某领域的现实问题和理论研 究现状之后,便会基于自己对本问题的研究和理解, 提出两三个有待深入讨论的话题。 随后,教师将引 导学生就某个具体的问题寻找理论支撑,并且练习 使用图书和文献检索系统。 学生将阅读并整理自己 分配到的资料检索任务,并且通过类似课题组会的 方式在班级中分享笔记、心得和观点。 在老师或者 其他同学的补充和启发之后,每个同学将再次通过 文献研究和理论反思得出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和 论证。 此时,教师和学生的论文都已经部分成型,课 堂上将再次组织类似开题报告式的答辩会。 就论文 的架构、格式和学术规范进行讨论和修改。 教师本 人也就讨论内容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把写作的过 程和写作时的思路,包括资料收集,专家咨询等步 骤,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可见,本门课程实际上引导学生把论文从开题 到答辩的整个过程,都经历了一遍。 所以我们也把 本门课程称为“以毕业设计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 该课程的特点在于,首先,该课程基本包含了《 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选修课的关键内容。 由于改革周 期较短,我们还不能量化本课程改革对毕业论文质 量造成的影响。 但学生和其他任课老师都一致认为 《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工具选修 课,只不过由于学生已经修满学分所以通常放弃。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 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融合进 《 法哲学》课程至少就具有了某种形式上的必要性。 此外,借学生发言、答辩的机会,让他们有类似面试、 演讲经历,以便使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据此有针对 地准备毕业、升学和就业。 总之,以本校为例,改革 后的《 法哲学》课程至少能为学生节省 40 个学时,大 幅度地提升了知识密度。 其次,该课程虽然弱化了 法哲学体系性知识的传输,但却大幅提升了学生的 参与性,更加符合知识建构的要求。 据学生反馈,在 此授课形式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哲学是如何思考 问题的,对诸多冲突的理论的印象也远比平日深刻。 有不少学生甚至表示,在平时读书上网的过程中,常 常就某个现象和观点联想到分配正义或人权研究。 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16、17 级哲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均有 2 位以上同学选择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在 《 法哲学》选修课上提交的论文提纲,并且实际成果 也完整、规范。 可以说,改革后的《 法哲学》课程大幅 度地提升了知识转化的效率。 所以,结合知识密度 和转化效率两方面看,沉浸式的选修课融合思路值 得认真对待。
四、沉浸式融合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沉浸式课程融合在课堂氛围、参与程度和 学生反馈几个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 式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沉浸式融合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该 课程设计对教师额外提出了两个要求。 首先,问题 导向的课程选题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多门课程的内 容,需要教师将讲授内容吃透,才能真正凝练出好的 问题。 比方说“分配正义”专题,需要教师对哲学伦 理学、法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集体心理学都有 所涉猎,此外还需要准备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礼仪 口才等方面的教程。 再比方说接下来我们拟开发的 “人权的哲学基础”专题,准备让学生模拟“人权法 庭”以及“人权理事会议”。 此课程也要求教师要对 主体哲学、权利哲学、国际法等领域有所研究。 显 然,此类课程的设计远比参考现成教材撰写教案复 杂。 其次,沉浸体验式教学是高度灵活和自由的,但 同时也要求教师有更强的课堂调节和掌控能力,以 防止节奏拖沓,或者偏离讨论主题等状况的发生。
第二,专业选修课的沉浸式课程融合并非立竿见影的改革手段,而是系统工程,有赖于高质量的主 干课教学,以及其他培养方案的配合。 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发现,在融合课程之中表现出色的是那些已 经建立起自己知识体系的学生。 如果专业必修课学 习效果一般,则即便教师对论文的全过程身体力行 地引导展示,同学们仍然很难提出有效的、学术化的 问题,也就更谈不上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有逻辑、有说服力的观点。 所以,扎实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仍然是我们专业选修课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融合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信息传递和 转化的效率,强化供给,从而减少学生课时负担。 但 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算作有效的课程融合,学分如何 给,是简单的课程分数相加,还是系数相加? 融合课 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等同于多门课程之和? 凭借 当前有限的实践经验,以上问题都无法得到准确的 回答。 因此,融合课程想要得到学校学分的认可,尚 需更科学的论证和设计。
结语
综上可见,一方面沉浸式的课程融合改革在理 论上似乎大有可为,另一方面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形 式上也还非常不成熟,并且存在教学管理和学生工 作上的一些疏漏。 不过我们改革的意愿非常明确, 壁垒森严的专业学科教学模式离复杂的社会问题越 来越远,一成不变的师生身份认同越来越明显地影 响了学习效率。 面对互联网思维、用户体验导向、成 本收益计算、传播效率等新时代的新命题、新思路和 新方法,高等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可以说,沉 浸式的课程融合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的一种积极 探索,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关文章: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以七所_双一流_建设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