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云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探索

云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探索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0-26 11:37:39

摘 要:文章立足于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以作者院校所处的云南地区为依托,基于对本土多元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思 考,尝试提出在云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文章阐述了这一类型选题的意义,介绍了在该选题下所开展的毕业 设计教学实践过程,分析了典型成果作品,并对此次探索实践提出了总结与反思,试图通过此次毕业设计的实践,为建筑学专业毕业设 计教学在结合地域文化方向的探索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毕业设计;地域文化
一、概述
作为建筑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是建 筑学专业整个五年本科教学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毕业设计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选 题是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关键,如何合理地进行选题,从 而达到既满足毕业设计教学目标,又能够充分锻炼学生能 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是值得毕业设计指 导教师深入思考的。笔者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笔者学 校所在的云南省有着多种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及地区文化 的吸收、融合与传承,使云南地区具有地域文化丰富多元的 特点。因此,笔者即以此为依托,将结合云南地域文化的理 念融入到毕业设计的选题及教学实践中,以期对建筑学专 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地域文化的意义
(一)提升毕业设计的成果质量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并非前期课程设计模式的简单重 复,而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特点,是需要 有所创新并能够对学生思维和设计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 次教学过程。以结合地域文化作为设计背景融入到毕业设 计的教学中,在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学生不仅要 解决好一般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空间、功能、流线等关系,还 需要结合地域文化理论,将地域文化深刻理解后与建筑设 计构思进行结合。这一系列的设计要求有效地提升了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和研究性,为提升毕业设计成果的内涵与质 量提供了保证。
(二)适应学科对学生的新要求
建筑是地域文化展示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建筑学学 科和时代的发展,尝试在建筑创作中回应地域文化已是时 代对建筑师的要求。正如《北京宪章》中所明确提出: “地域 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 化和商品化致使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 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由于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植根 于文化传统,建筑师如何因应这些存在于全球和地方各层 次的变化?”结合地域文化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对地域文化 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成果有效地融入到 毕业设计中去。这一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了解,促进学生对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思 考,更好地适应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毕业设计的选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毕业设计 工作的投入。根据对往届学生的观察,发现在毕业设计时 期,通常也是学生面临求职、考研或申请出国的时候,学生 容易存在精力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设计的问题,传统的毕 业设计选题通常存在着趋同或缺乏新意的现象,难以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结合地域文化的毕业设计选题则具 有较大的新意和一定的挑战性,并且在设计要求中,有着明 确的调研对象和调研任务,如选题得当,所调研分析的地域文化也通常是学生相对熟悉和容易理解的,因此容易激发 学生投入设计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对毕业设计的教学开展 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为学生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作为教学与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 向社会参加实践的最后一课。结合地域文化的毕业设计选 题除了要满足一般的建筑设计相关要求外,还要求了设计 成果具备的特色特点,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性。此外,由于 毕业设计的教学周期相比以往的课程设计较长,因此结合 地域文化的毕业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完整地开展 一系列包括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开展设计、汇报展示的过 程。这使得学生可以较为扎实细致地体验一个较为丰富完 整的方案设计程序。以上方面对综合培养学生进行前期研 究、形成设计思路和完成方案设计的能力都有着较大帮助。 因此,相信经过此类型毕业设计的锻炼,可以为学生今后进 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云南地域文化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
(一)毕业设计选题及其开展步骤的制定
在本次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上,各设计组的设计题目 由指导教师自行确定。选题的自由度为本次结合地域文化 的毕业设计提供了可能。作为指导教师,笔者将设计地块设 置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内,设计的建筑类型确 定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的规模控制在八千平方米内,内容 包括了展览厅、小剧场,各类教室、阅览室、活动室以及办公 服务用房等。设计的要求除了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符合 相关规范外,还要求能够结合所在地区的民族、传统、气候 等地域性因子,成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在 毕业设计教学开展的进度制定上,考虑到有别于以往常规 的题目设置,本次毕业设计需要在前期地域文化的认识和 调研上进行强调,因此专门设置了三周的时间,便于学生对 相关设计案例和地域文化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
(二)结合地域文化设计的建筑作品分析
考虑到在以往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学生较少接触结合 地域文化的专题建筑设计,因此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强化。 首先,通过讲解给学生介绍了结合地域文化的优秀建筑设 计作品,对其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 通过案例分析法,独立地以实地调研,查阅图书资料等方 式,搜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并加以归纳整 理。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完整地收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优秀 案例作品,完成包括案例照片、设计图纸和文字说明的调研 材料,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综述分析,对结合地域文化的建 筑创作方法和趋势进行评述,同时展示自己通过分析而从 中得到的启示。通过这一步骤,让学生对建筑结合地域文化 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楚雄地区地域文化的调查研究分析
在学生对此类设计有了方法模式的认识后,结合到本 次设计所在的楚雄地区,要求学生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 分析。首先,要求学生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基本自然人文信 息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对其以彝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地域文化进行研究。要求学生通过调研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 当地的自然条件、民居建筑、生活习俗、图腾服饰、宗教信仰 等进行资料收集,并在其中提取出拟运用于本次设计的内 容。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结合地域文化的建筑创作 理念尤为重要,这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勇于创造,同 时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地域文化符号简单地“粘贴”、“搬 运”到建筑作品上。例如,部分学生提出对彝族传统民居进 行借鉴,就要引导他们在理解传统民居形式的基础上,做到 取传统之形、新传统之材、优传统之构、承传统之意、现传统 之神,使得地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到新的诠释。
(四)多轮设计方案的讨论及其比较研究
在前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始进行方案设 计。在第一轮设计中,需确定方案总体发展方向,要求每位 学生提出三个初步构思方案,并明确将从地域文化的哪个 部分入手,以何种方式运用到设计中。此外,也要同步解决 好建筑与场地、建筑功能分区以及建筑体量的基本关系。本 轮完成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由设计组 全体学生对成果进行讨论,而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确定其下一步主要发展的方向。在后面的多轮设计中,组织 学生对方案的功能、流线、体量关系和结构形式进行逐步细 化设计和深入推敲。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轮的方案推进中, 都需要时刻把结合地域文化作为方案设计的主线。在每轮 设计后,学生都需要将方案的基本内容和结合地域文化的 方法思路进行展现,在设计组内展开讨论,并由指导教师及 其他参与教师进行点评。
(五)系统完整的设计成果编排及其展示
为了完整展示本次设计的特点,进入到毕业设计工作 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将设计成果进行完善的同时,引导学 生按照逻辑性的原则对各部分文字、图纸等成果进行梳理。 例如为了凸显本次设计的特色,就要求学生需要对各自成 果中有创意特色的部分进行专门的说明和分析,并展示从 接受题目到形成成果的构思发展过程。通过以上方式,引导 学生将各自方案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方法思路和最终成果进 行了系统地呈现,为毕业设计答辩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进 一步提高了成果的质量。
四、典型毕业设计成果解读
随着本次毕业设计的推进和完成,总体认为设计成果 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有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 点,其中试举两例分析如下:
(一)设计成果一:土掌房的现代演进
学生许丹妮的成果中(如图 1),设计作品的总体关系借 鉴了楚雄民居中土掌房的形态,设计利用了建筑空间层高 和建筑层数的不同,形成了建筑造型上逐层退台的多个屋 顶平台,在平台之间以室外楼梯、坡道等相互联系,具有了 与土掌房民居“他家的屋顶是我家的院子”所类似的功能空 间使用模式,丰富了建筑空间和活动场地的同时为休闲娱 乐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建筑周边的场地中,根据彝 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将区域分为两个主要功能区:文化活动 空间和生活活动空间,文化活动空间为建筑前部的文化广场,供大型民族活动如火把节、 插花节等使用。生活活动空间 为结合彝族火塘文化的四个庭 院空间,分别以彝族四大史诗 命名:查姆院、阿细院、梅葛院 和勒俄特依院,四个庭院与建 筑中部围合的生活广场通过建 筑底层通道融合联系。整体建 筑空间灵动多样、层次丰富,很 好地体现出彝族民居的空间特 色与民族文化。
此外,基于楚雄地区气候 条件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年温差小的特点,方案在建 筑平台和天井中引入了绿化种 植,在部分建筑屋顶采用了可 开启式天窗、可调节式遮阳构 件,以被动式节能的方式对建 筑内部微气候进行调节改善。 较好地回应了地域性气候。总 体而言,本设计方案从建筑造 型、空间、构造细节等都对地域 文化形成了较好回应。
(二)设计成果二:“原形” 的提取与再生
学生张迪的成果中(如图 2),以现代建筑的手法为主,以 “意”和“形”结合的设计方式来 体现建筑的地域文化特点。楚 雄彝族自治州山地较多,境内 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 95% 左右,基于这一特点,方案整体 以强调建筑自然生长的概念入 手,通过模仿山体连绵起伏的 形态,意图使建筑、场地、景观 和谐地融为一体,仿佛建筑根 植于土地,生长于山间。方案整 体空间关系以下沉的腰鼓广场 为起点,延续至文化广场,并最 终到达以火把为意向的“火之 雕塑”建筑主体。一系列盘旋的 上升序列抽象地体现了当地彝 族对火的崇拜和不屈向上的精 神内核。
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建 筑体量关系从彝族土掌房民居 层叠向上的形态进行抽象,在建筑主体上形成了三个不同标高的平台,平台之间通过坡 道进行联系,形成了多层次的活动区域。建筑外立面取意自土掌房民居外部虚实对比强烈的处理手法,在厚重的墙体 上开设小窗。此外,还广泛采用了彝族服饰、装饰纹样中的 三角形、牛头等元素作为母题,对其进行简化处理后,巧妙 地融入到方案的多个细节中去,使得整体建筑在体现着地 域文化风貌的同时又闪耀着现代建筑的生机与活力。
五、总结和反思
在建筑学毕业设计中采用与云南地域文化结合的选 题,使得本次教学从过程到成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设 计开始,学生就展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实践的 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设计思路,加深了对结合地域文化设计 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毕业设计成果的深度和质量也得到了 提高,同时也相信经历此次教学将会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 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当然,在本次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 中,尚且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本次 设计的选题在较好地控制了设计规模和难度,保证了设计 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研究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际工程背景 相对较弱的问题。此外基于本次设计教学,相关的民族学、 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以及城乡建设方面的其它学科都具有 可以跨界融合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值得在今后实践中进行改进和尝试的。 随着学科和时代发展,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应 是不断发展和推进的,此次笔者的选题仅是作为其中与地 域文化结合的一次探索,相信这一方向今后仍将是值得我 们所继续研究和探索的。

相关文章: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