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1+2+7”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1+2+7”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0-29 12:32:38

摘要: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需求,以毕业生素质提升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手段, 研究应用型本科“1+2-Ey”毕业设计创新模式,形成一套有效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保证毕业设计的培养质 量。使毕业设计的培养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国际工程教育专业 认证的核心能力,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毕业设计;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素质结构
一、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实施现状
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目前主要实施方案是基于 高校培养为主,毕业设计环节的教育手段与模式比较 陈旧,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内部教师,题目来源 局限性比较大,毕业设计内容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职业 素养得不到保障。针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 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已 势在必行。
经过多年的理论总结与教学实践,逐渐归纳出基 于产教融合面向“1+2+7”毕业设计创新模式,实践初 步证明,这样的创新培养模式是一种培养目标明确、 培养手段恰如其分、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有效方 法。 。
二、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素质结构与毕业设计模式 创新
为了能够培养出行业满意度比较高的应用型人 才,引入应用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作为评价人才 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 识、操作技能、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 力、总体评价等八个方面内容。素质结构与行业需求 密切相关,毕业设计模式创新与实施方案的科学设计 必须基于毕业生素质结构进行设计。
基于产教融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将行业需求与 人才培养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将行业资源与毕业设计 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 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校企良性互 动,既发挥高校的理论基础、科研资源,又发挥企业的产业化项目优势。(2)将毕业设计和实训、实习、就业 相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职业素养 等综合素质。(3)由于企业的参与,可以进一步丰富毕 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企业反馈及时有效地与高 校对接,有利于快速调整和改进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与 实施方案。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1+2+7”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毕业设计“1+2+7”培养模式试点运行积累了一定 的反馈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一套毕业设计 新型培养体系。基于产教融合的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基于“1”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内校外“2”种 力量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7”种核心能力。
1.“1”、“2”、“7”的含义分别为:“1”,.明确培养目 标,即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一线工程师”;“2”,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教师、工程师“双导师制”,“教 师+工程师”两种培养力量融合,“学校+基地”两种场 地保障;“7”,“7种核心能力”的培养。
2.核心能力的“7”种类型。通过产教融合、分 工协作,培养学生“7”种核心能力:(1)文献阅读与总 结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2)理论知识和工程设 计应用能力培养。(3)实验仿真与工程设计数据分析 能力培养。(4)技术设计与实际工艺要求结合能力的 培养。(5)工程设计中,产品外观审美、质量、造价等综 合能力的培养。(6)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工 程伦理素养的培养。(7)交叉学科综合设计能力的培 养。其中,工程设计、团队协作、生产工艺、交叉学科、‘ 产品质量、造价等知识由企业工程师协助参与培养; 论文撰写、理论知识、实验仿真等由校内培养完成。
四、毕业设计的“1+2+7”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
为保障基于产教融合的“1+2+7”毕业设计工作顺 利开展,必须从实施方案和运行机制各方面进行全面 设计,积极打造适合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环境,建立 “双导师制”,面向行业需求设计题目,实行小组分工 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 能、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
1.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毕业设计运行平台
建设。为保证应用型“1+2+7”毕业设计培养模式的顺 利开展,必须提供良好的培养基础,建立“省级协同育 人平台”、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大规模的实习基地, 并建设相应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学校与企业 之间的毕业设计平台,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工程 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2.实行“双导师制”,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师实践能
力,加强企业导师队伍建设。(1)建设一支稳定的“双 导师制”毕业设计师资力量,与技术培训公司、技术开 发公司、技术服务公司深度合作。(2)产教双方提供便 利的毕业设计专用场地(实验室+技术开发部),实现 校内校外多场地辅导,分工协作指导。(3)现有专业和 企业联合培养的设计型题目达40%以上。(4)产教双 方共同努力,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毕业设计题目的 确定、审核、答辩、效果考评诸要素。(5)产教双方实行 联合工作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及过程管理机制。 (6)产教双方继续致力于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模式的探 索与完善。(7)产教双方凝练毕业设计培养特色,形成 “团队协作”、“跨领域知识整合”及“协同创新”7大能力 培养机制。
3.加强校企互动,完善毕业设计协同工作机制。
(1)企业工程师参与毕业设计动员工作与前期宣传, 营造工程实践氛围。(2)深度产教融合,提高工程设计 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3)Jm强过程监控,确 保设计质量,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4.题目分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对照国际工程教 育学专业认证的核心能力,依据capstone课程要求,指导毕业设计实施。毕业设计题目由一个大题目下面有 3—5个小题目组成,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基于产教融合的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可以根据校 内外在资源优势方面的不同,充分发挥校内理论基础 扎实、学术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 工程项目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增加行业背 景相关的题目。特别是可以结合学生实习、就业,联合 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职业规划类的毕业设计题目。总体上分为基本型和应 用型,主要包括综合问题类、算法仿真类、基础开发 类、理论计算类、科研类、竞赛类、创新项目类、职业规 划类等。
6.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渗透产教融合理念,保证培 养效果。为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工作,要求校内外指导 教师认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各项 能力发展。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选题,包括文 献检索指导、收集材料、论文写作方法、介绍参考书目 等;定期检查论文进展,对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 表,定期对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严格审 阅论文材料,指导学生撰写说明书,提出修改意见,审 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对完成稿提出修改意见; 准确评价论文水平,对每个学生的论文(设计)情况做 认真分析,并给出客观的评价。
五、结论
本文基于毕业生素质模型进行了应用型本科 “1+2+7”毕业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深度产教融合的 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给出了毕业设计开展具体思路与 方案,通过实践与总结证明了该方案切实有效,能够 促进校内外资源互补,提升毕业设计的培养质量,有 益于培养出切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急需人才,有利于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章:团队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