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及体育学术期刊治理方策

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及体育学术期刊治理方策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08-24 15:48:51

摘要【目的】研究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体育学术期刊及编辑的相应作为,提出体育学术期 刊的治理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发布问卷。【结果】体育科研人员认为竟争压力、与 同事之阉够利益冲突、科研诚信环境缺夷、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外部蹲紊;而对学寨规范缺乏了j 解、缺乏科研诚信是导致体育科研人员涉足学术不端的主要内部因素。【结论】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总体上持零 客恶的态度,但雀学术研究中却有意或无意地涉入其中。诈为学术规范的黼定者和学术把关者,体育学术期精编辑泣对他 们进行学术规范指导和学术诚信教育,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审稿与反馈机制,及时更新与升级学术不端检测论文查重,帮助科研 人员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在社会转型期,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成为科研评 价的量化指标之一,而随着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曝 光,学术界开始对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等展开研究。 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研究对于学术出版的主客体而 言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学术期刊可以在出版过程 中对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加以控制,但许多抄袭行 为比较隐蔽、细微,或因有争议而未达成共识,在执 行中往往被忽略,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
目前关于学术不端的研究较多,从研究对象来 看,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和高校教师群体;从研究方法 来看,大多是思辨性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 中于学术不端论文的特征、鉴别方法、处理办法,学 术规范、伦理教育,国际治理经验等方面的研究。大 多数研究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论述学术不端现 象¨。7 J,但研究多注重思辨式讨论,鲜有提出兼具理 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学术不端 行为的研究工作须向纵深推进旧J。从编者角度研 究的成果较多,鲜有针对体育科研人员进行的相关 调查研究,目前仅有赵延东等【9o在第二次全国科技 工作者状况调查中对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时隔6年,在严厉打击学 术不端行为的新形势下,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的认 知、态度、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学术不端行为明 显减少,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不再持同情和 宽容,而是零容忍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在该研究的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和态度。
我国的体育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专业性体育院 校、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和各省体育局体科所。近 年来,随着中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推进,中学体育教师 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开始加入体育科研 队伍。同时,随着体育学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其 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始参与体育学研究,如哲学、政 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逐渐形成我国体 育科研人员的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的构成现状。 来自不同实践领域的研究者使体育科学研究队伍呈 现异质化特点,促进了体育学科的发散式发展。因 此,针对这个研究群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 度进行调研,基本可以了解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在学 术不端问题上的整体状况。
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作为一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笔者在多年的编 辑出版实践中发现,学术不端行为通常与学术规范、 科研诚信紧密相关。由于对学术规范缺乏了解而在 无意中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或因缺乏科研诚信意识 而主动涉入学术不端行为。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 端行为并不陌生,可能也听闻过体育学术研究领域 几件情节严重的学术不端事件¨0|,但因学术不端行 为表现形式多样,体育科研人员无法熟知所有的学 术不端行为,在科研论文发表过程中可能会无意涉 人到学术不端事件中,当然也有部分体育科研人员 为发表学术论文而有意涉入其中。为此,本研究设 计了半开放式调查问卷来调查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 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体育学术期刊的期 望,对体育科研人员基本情况、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 不端行为的认知和态度、体育科研人员对体育学术 期刊编辑的期望3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层层分 解的方式剖析我国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的认知 情况。其中,开放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科研人 员对体育学术期刊和编辑的期望这一部分,这也是 本研究从编者角度对该问题解决方法的回应。2016 年12月9日,通过“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和 数个体育科研人员交流QQ群发放问卷,2017月1 月26日停止回收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77份。
2体育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377人中,20~29岁的有63人 (16.71%),30~39岁的有187人(49.6%),40~49 岁的有102人(27.06%),50岁及以上的25人 (6.63%)。在男女比例上,男性235人(62.33%), 女性142人(37.67%),与张学研…o的调研结果“在 作者群中,高校男性教师多于女性”一致,也符合体 育科研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的实际情况。在学历方 面,具有本科学历的被调查者共27人(7.16%),硕 士研究生学历共177人(46.95%),博士研究生学历 共173人(45.89%),由此可见,被调查的体育科研 人员普遍具有研究生学历。在职称方面,助教11人 (2.92%),讲师104人(27.59%),副高级职称146 人(38.73%),正高级职称60人(15.92%),其他职 称56人(14.85%,主要是体育院校的行政工作人 员),讲师和副高级职称体育科研人员是本研究中 的主要调查对象。此外,共有117名(31.03%)被调查者担任硕士生导师,18名(4.77%)被调查者担任 博士生导师。对于是否担任研究生导师情况的调 查,是为了考察导师是否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诚 信教育。
3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和 态度
3.1对学术不端行为中一稿多投的分歧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严肃处 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 处理的7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 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 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 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 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一稿多投是体育学术期刊 中普遍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本次调查中一并列 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科研人员中分别有 96.82%、84.08%、90.19%、75.86%、69.23%、80.11%、 74.01%、46.15%的人认为以上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行为。
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上,主要分歧在于一 稿多投,除此之外,调查者认为其他7个选项都是学 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许多被调查者认为投稿时 间的界定很重要,如果作者从一开始就同时向2~3 种甚至更多的期刊,那就是一稿多投,属于学术不端 行为;而如果一稿多投是期刊编辑部审稿太慢造成 的,责任主要在期刊编辑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 稿多投应区别于一稿多发,作者有权进行一稿多投, 且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一稿多投主要还是 看编辑部在审稿周期上对作者的承诺,如果承诺一 个月审理,则一个月内作者再投他刊就算一稿多投, 但这也仅仅限于有公开、透明审稿程序的期刊;同时 一稿多发也肯定不是作者的意愿和投稿初衷,由于 期刊编辑部在录用稿件程序上的失误或偏差,可能 导致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一稿多发的行为。 从编者的角度来分析一稿多投现象时,不能回 避的现实是,这首先要归因于期刊审稿进度缓慢,审 稿进度和公开透明的审稿程序是一套编辑和作者都 认同的规则,在信息透明化前提下,如果作者可以明 确地查询稿件审理进度,就会等待期刊做出审稿反 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稿多投的行为。 体育科研人员虽然对一稿多投问题持有较大争 议,但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并且建议设立相应的惩戒机制,以保持良性竞争的学术生态 环境。
3.2对科研诚信的认识态度
学术不端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故意犯错,本质是 缺少科研诚信,因此,调查学术不端行为无疑是对被 调查者真实心态的拷问。56.05%的被调查者同意 这一观点,28.30%的被调查者不置可否,而15.66% 的被调查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但被问及对学术不端 行为的态度时,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是反感 (22.02%)、反对(37.67%),甚至坚决抵制 (29.44%),表明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鲜明 的反对态度。但同时也有5.57%和5.31%的被调查 者给出了“反正大家都这样做”“无所谓”的不作为 态度。
在直面科研诚信问题“您认为自身学术诚信水 平如何”时,17.51%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57.03%的 被调查者认为较好,23.87%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 只有0.27%和1.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差、较 差,反映出参与调查的科研人员总体学术诚信水平 较高,这与目前体育学术研究的生态现状基本一致。 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在从事科研活动 时有无涉及学术不端行为与体育科研人员自身学术 诚信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一o.420, a=0.01),体育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水平越高,学术 不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
3.3学术不端行为内外部因素分析
体育科研人员认为竞争压力(67.64%)、与同事 之间的利益冲突(26.79%)、科研诚信环境缺失 (77.72%)、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74.8%)、科研评 审与考核制度不合理(65.52%)、职称评审与考核制 度不合理(70.03%)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外部因 素。我国现行的评价制度中,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 被一刀切地以论文发表数量和发表刊物级别来衡 量。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术期刊数量较少,而各 科研机构认定的体育类核心期刊数量更少,无法满 足广大体育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发表需求。从主观 方面来看,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科研能力与水平不足 (58.62%)、对学术规范缺乏了解(48.01%)、缺乏道 德约束(63.93%)、法不责众的心理(39.79%)是体 育科研人员涉足学术不端的主要内部因素。
调查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旨 在帮助科研人员从写作技巧上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 发生,即避免因不知情而犯错的情况。37.1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处于一般水 平,49.60%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10.08%的被调查 者认为很好,而认为自己对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处 于很差、较差水平的被调查者分别占0.27%、 2.92%。即提高学术规范水平,加强科研诚信意识, 从整体上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是体育科研人员须改善 的地方。由此可见,对体育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科 研规范指导与培训具有现实意义。
3.4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
在问及从事科研活动时有无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时,21.22%被调查者表示从来没有,37.14%的被调 查者表示没有,34.48%的被调查者表示或许有, 6.10%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涉及过,而1.06%的 被调查者承认自己经常涉及学术不端行为。与被调 查者对学术不端的态度相比,体育科研人员虽然反 感学术不端行为,但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降低对自 己的要求,表现出知易行难的悖论行为。通过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从事科研活动时有无涉 及学术不端行为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呈显著的 负相关关系(r=一0.347,a=0.001)。态度影响着行 为,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抵制态度越坚 决,就越不轻易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3.5对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生态环境影响的认知
在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大环境的不良影响方 面,被调查者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61.0l%的被调 查者认为影响非常大,32.89%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影 响,2.6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3.45%的被调查 者认为有一些影响,即大部分体育科研人员认为学 术不端行为对学术大环境存在不良影响。
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时,体育科研人员会制止吗? 35.2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会去制止或举报, 54.9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只有9.81%的被调 查者认为即使自己发现了学术不端行为,也不会去 制止。说明尽管大多数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行 为表示反感,但在面对他人的学术不端行为时却表 现出迟疑的态度,即他们或许会约束自我行为,但对 他人的学术不端行为采取纵容和漠视的态度,觉得 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制止学术不端行为。在从事科研 活动时有无涉及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不端行为对学 术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 相关系数r=O.306,a=O.01),表明学术生态环境越 恶化,就越容易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身在学术共同 体内,如果大家都不为净化学术环境做出应有的努力,那么所生存的学术环境将继续恶化。
3.6对体育学术期刊审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在是否同意体育学术期刊在审稿时审查学术不 端行为的调查中,被调查者中非常同意、同意的比例 分别为48.81%、37.67%,表示不确定的比例为 12.47%,而认为体育学术期刊不应审查学术不端行 为的被调查者占1.06%。通过投稿行为,作者与编 辑部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可了解编辑部的工作方 式及其对学术把关的决心。体育学术期刊使用学术 不端检测系统检查论文重合率,是从技术上识别学 术不端行为。在对体育学术期刊是否需要使用学术 不端检测系统检查论文重合率的调查中,90.18%的 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6.1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 定,而3.71%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至于体育 学术期刊是否向投稿作者反馈文章中涉及的学术不 端行为,79.04%的被调查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17.5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只有3.45%的被调 查者认为不反馈。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有无涉及学术 不端行为与体育学术期刊在审稿时审查学术不端行 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21l, d=o.01),表明体育学术期刊审稿时对学术不端行 为的审查越严,则体育科研人员越不会轻易越轨。
笔者前期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体育学 术期刊编辑部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投稿 件进行检测,并且结合审稿专家意见和检测结果来 决定论文的处理方式¨2—3|。体育学术期刊如果能 建立顺畅的审稿反馈机制,那么至少会有两方面作 用:(1)警戒、提醒学术不端行为涉及者,帮助作者 走上科研诚信的道路;(2)表明期刊对学术不端文 献的零容忍态度。对于涉及学术不端的作者而言, 他们通过投稿获得了稿件评价意见和处理意见,从 而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再次发生。
体育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 是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共识,但仍有13.53%的被调查 者表示不确定,10.61%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怀疑。 说明即使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采用学术不端 检测系统进行学术把关,并且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 持零容忍的态度。1 2I,但仍有部分体育科研人员对此 表示怀疑。虽然体育学术共同体对学术诚信的要求 越来越严格,但为数极少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仍 成为体育科研人员对此质疑的主要原因。
被问及在出版活动中是否存在涉及学术不端行 为但最终还是获得了发表的经历时,58.36%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历,20.16%的被调查者表 示不确定,而21.48%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过这种 侥幸经历,其中3.7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经常有 这种经历。反映出在体育学术论文的发表中还存在 一些无法界定的灰色地带,有些学术不端行为表现 得比较隐蔽,而体育学术期刊对这些行为的界定也 比较模糊,从而导致此类行为的发生。
4体育学术期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
从本研究的调研结果来看,为了从根本上杜绝 学术不端行为,体育科研人员需要从认知上了解学 术不端的危害性,从行为上努力提高学术规范水平; 相应地,从他们对体育学术期刊及编辑的期望来看, 后者可以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指导和学术诚信教 育。此外,基于对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经验性 认识,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审 稿与反馈机制,及时更新与升级学术不端检测软件, 从审稿制度建设与技术操作两个方面来治理学术不 端行为。
4.1对体育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规范指导
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是学术失范的征兆,学术 规范教育势在必行。许多作者因为不了解引文标注 格式,引而不标,造成无心之过,如能适时地对其进 行学术规范的普及与指导,则可避免类似问题的 发生。
在从事科研活动时,体育科研人员一般需要了 解学术规范并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调查结果显 示,95.16%和88.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一直在努 力提高科研能力、了解学术规范,3.98%和9.02%的 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只有1.06%、2.66%的被调查 者对此否认。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根本上来 说,还得靠作者自身的努力;但学术规范却可以通过 多种途径了解,其中作为学术共同体和学术把关人 之一的学术期刊编辑,如果能够帮助其了解学术发 表的基本要求,则避免了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 背科研伦理,出现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体 育科研人员认为在学术共同体中了解学术规范的途 径有同事或朋友推荐、有关文件、学术规范手册、学 术期刊等,其中73.21%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学术期 刊编辑能够帮助他们更快了解学术规范,21.22%的 被调查者对此表示怀疑,仅有5.57%的被调查者认 为体育学术期刊编辑不能够发挥在作者群体中普及 学术规范这一职能。
在学术共同体中,体育学术期刊及编辑是学术 规范的制定者之一,能在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中给 予适当的指导。学术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 编辑与出版学术成果,是学术共同体中最贴近学术 核心的群体之一,对学术研究范式与科研写作有着 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也是最适合将学术规范 传授给作者的人群。期刊编辑可以在选题策划,文 献的搜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文的研究设 计,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的撰写规范等方面指导 作者。通过对科研写作环节的具体指导,帮助作者 了解科研写作的一般过程,使其明确科研方法的科 学性、严谨性,以及论证中的逻辑性、层次性。掌握 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后,他们就有信心开展科研工作, 并且在后期的投稿与审稿过程中,经过编辑和学科 专家对其学术论文的指导,其论文的学术水平可得 到进一步提升。
4.2对体育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诚信教育
面对学术诚信教育问题,64.45%的被调查者认 为自己曾经接受过学术诚信相关教育,35.55%的被 调查者表示不确定。科研诚信教育从何时开始比较 合适?36.3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从小学阶段开始, 38.2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从大学阶段开始,7.96%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从研究生阶段开始,15.65%的被 调查者认为最好的教育阶段是开始从事科研活动, 只有1.86%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疑惑。而86.20% 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学术期刊及编辑有责任和义务 对体育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其余则对此表 示怀疑或不认可。那么体育学术期刊及编辑是否应 该承担对作者进行学术诚信教育的职能,作者和编 者的意见或许迥异。本研究显示作者持肯定态度, 但在与几位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的面访与交流中, 他们均表示编者有指导学术规范的责任,实际上却 没有对作者进行科研诚信教育。
4.3建立顺畅、高效的审稿与反馈机制
如前所述,许多学术不端行为,如一稿多投、一 稿多发等,多是因为体育科研人员对投稿论文长期 得不到审稿反馈而不得已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对 于体育学术期刊来说,加快论文审稿进度,尽快反馈 审稿意见,缩短稿件发表周期,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 效率,还能使作者通过审稿意见明确修改方向,从而 有效提高论文质量。体育学术期刊可以效仿国内外 一些期刊的做法,通过审稿、提前在线发表或优先出 版,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审稿与反馈机制,从学术评价与学术出版环节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4.4更新与升级学术不端检测软件
目前,除了论文的不规范引用会导致学术不端 检测结果发生变化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本身还存 在技术和算法上的缺陷,导致误检和错检时有发 生¨6‘17 J。检测软件的算法不同,导致同一篇稿件的 检测结果也不同,其中比对数据库范围的不同是算 法不同的原因之一,如涵盖的期刊、专著、网页数量 不同。因此,期刊编辑部在检测稿件的重合率时可 考虑多系统交叉检测¨8|,弥补单一学术不端检测系 统在算法和数据库覆盖范围上的不足,减少误差。 此外,检测软件的更新升级,也是减少学术不端检测 结果误差的重要方面。
5结语
从整体来看,体育科研人员对学术不端持零容 忍的态度。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方面,靠个人学术 道德约束比较难,需要与制度处罚双管齐下,以创造 公平的学术发表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国外 对学术不端的防范与治理经验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设立专门的科研监督机构;(2)重视学术道德教 育;(3)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1 9|。继教育部于 2009年3月19日发布《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 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后,2018年5月30日,国务院 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 若干意见》。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治理学术不端行 为方面,除了要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的诚信管理,进 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加强科研诚信的教 育和宣传,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还需加强科研诚信的信息化建设心0|,即曝光学术不 端行为,并将其作为个人诚信的一部分,以此体现我 国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决心。

相关文章: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危机及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