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新媒体技术下数字绘画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我校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为例

新媒体技术下数字绘画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我校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为例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1-22 13:37:31

[摘 要] 新媒体技术将数字绘画带进了许多新的领域。 数字绘画打破了传统的、静态的、无法交互 的形式,展示的方式也与以往大相径庭,艺术形式朝着多元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媒 体艺术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也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打破传统二维的展示 形式,给参观者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分析探 索数字绘画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以求寻找数字绘画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新媒体技术;数字绘画;校本课程
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地区,曾经耸立着两座宏 伟庄严的巨大佛像,然而,2001 年 3 月,塔利班不顾国 际舆论强烈谴责,用炸药和大炮炸毁了这两尊佛像。 中 国的一对工程师夫妇用建筑投影这一新媒体技术将大 佛还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大佛的原貌。 去过敦煌的人 都知道,很多洞窟的壁画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如若大 量的游客继续无节制地涌入洞窟中,将会加快壁画的 毁灭。 为了更好地保护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敦煌研究 院推出了数字艺术馆,用数字绘画技术重塑再现敦煌 壁画的辉煌。 游客可以在数字馆中领略敦煌的魅力,从 而减少在实地洞窟中的停留时间。 2018 年 8 月 27 日 晚,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开幕,与以往大赛开幕 式相比,这次全运会开幕全程使用 3D 全息投影技术, 将现场表演者与灯光、音响系统结合,给观众奉献了一 场顶级的“科技艺术秀”。 这些都充分说明在新媒体技 术时代,数字绘画等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 重要。 艺术表现的语言也呈现出更加绚烂的模样。 压感 笔、三维扫描、动态传感等,这一切表明,数字绘画的发 生和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还代表着一种 全新的艺术概念。
在平面设计领域,数字绘画也朝着全新的媒体方 向发展,艺术家开始尝试互动艺术,将静态的二维展示 变得动态化,并且更加丰富。 由此看来,不论是以商业 插画为主的平面广告设计, 还是以手机游戏为主的 UI 界面设计,都可以成为新媒体技术下的场景舞美、数字 艺术创造等大型数字互动艺术。 数字绘画作为数字艺 术一个狭义的方向,在未来将进一步影响艺术的发展。 数字绘画已经打破了二维静止空间,更多地向观者展 现了全方位的立体视觉盛宴。
所以,数字绘画课程该向何处发展? 毕业设计如何 呈现,校本课程设置上应该怎样向市场靠拢,都是值得 深入研究的。
数字绘画是我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原电脑 艺术设计与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结合摄影、多媒体 制作等课程,学生运用二维、三维的技术将自己的设计 作品进行制作和推广。 我校数字绘画课程,基于传统绘 画基础课程和软件基础课程进行设置。 素描、色彩、图 案、三大构成、装饰艺术设计等进行的平面广告设计类 占了绝大一部分 , 运 用 Photoshop、 Illustrator 等 设 计 软件,将图形、图案、插画等结合手绘板和压感笔进行 绘制,运用绘制的图形图案进行包装设计、海报设计、 画册设计等。 小部分的学生运用影视制作、投影展示、 UI 界面设计等进行了新媒体技术的初步尝试。 近两年 来,我们针对数字绘画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开发了一 系列符合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网 络课堂等各种课程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进行 相应的设计活动,最后以毕业设计的方式展现出来。 但 是,虽然做了一些调整,课程设置仍然是较传统和保守 的,毕业作品的形式也往往难以突破。 数字绘画校本课 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也给学 生毕业设计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困难,使实际实现与专 业设想有一定距离。
一、数字绘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思维较封闭,实践经验不足,教师队 伍不稳定
我校专职教师几乎全部是师范类院校毕业,均为 毕业以后直接进入我校任教的应届毕业生,而且大多数教师学的是纯绘画类专业,严重缺乏数字绘画及艺 术设计的实践经验。 虽经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后能够进 行相应的数字绘画教学,但大部分教师脱离社会,专业 技术和专业思维都与社会脱轨。 由于任教任务较重, 脱产学习几乎不可能实现。 教师的下企业实践只能利 用暑假,甚至周末。 然而,这样的学习比较片面和短 暂,教师的专业思维并不能打开。教师思想及眼光的陈 旧,直接导致学生毕业设计制作的形式单调。
同时教师队伍不稳定也影响着课程实施。 数字绘 画课程属于比较专业的课程,学校从社会聘请了一些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教师均不能全程跟进我校校本课 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的教师中途离开学校,不再任课, 使不少项目无法进一步展开。
(二)课程开发模式过于单一,网络课堂实施效果 并不理想
由于学校教学模体设置的限制,毕业设计的授课 形式仅限于课堂教学的模式,虽然教师努力融入项目 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教学方法,但相 对于设计项目来说,课堂的有效性还是非常有限,学生 的思维形式依然无法打开。 同时, 缺乏企业的有利指 导,缺乏企业实景教学,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相关行业企 业知识。
学校与数字绘画专业相关的动漫企业合作,开设 了网络课堂。 所谓“网络课堂”就是远程教育,企业学习 了近年来呼声很高的慕课的做法,运用网络互动,线上 实时授课,教授学生专业知识。 但是从目标达成的有效 度来看,并没有起到慕课的效果,作业呈现也并不理想。 首先,线上教学,企业教师的授课是以讲述为主, 学生极少能参与互动,特别是我校计算机房条件有限, 没有计算机工作组等较大运作系统,而是运用教师终 端体系,对学生上课进行管理监控,网络课堂通过教师 主机广播实现,学生无法自己操控界面,更谈不上进行 互动。 企业教师由于缺乏讲课经验,自顾自地演示、讲 解,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枯燥,通常教师讲解一个半小 时才允许学生休息一次,导致学生疲惫不堪。 经过沟通 后,企业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授课信息量仍然过 大,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所以造成教师讲授与 学生实践脱节的情况。
其次,评价形式非常有限,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授课的受众人数众多,指导和评价都很有局限。 更 何况设计、绘画类的学习,以教师面对面进行指导和修 改的效果最好。 网络授课的评价机制对数字绘画专业 来讲相对比较局限,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 品进行修改和评价。 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数字绘画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但技术性并无较大提高,数字 绘画毕业设计的成效也没有完整体现。
(三)教学设备相对落后,与企业行业要求尚有较 大差异
学校近年来购置了苹果机房、数位板等应用于数 字绘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大都在苹果机房完成, 然而,在毕业设计展示时,无法实现多媒体交互,无法 实现光影等效果。 动态展示、三维展示也仅限于电脑屏 幕。特别是在参观了南京艺术学院的毕业设计展后,感 慨于数媒专业的多媒体交互系统如此强大,毕业设计 可以做得如此有视觉震撼力,而我们的设备与企业行 业的要求尚有较大差异,尚不足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 高科技的展示。
二、问题的解决
我校数媒专业的毕业设计呈现出几种内容和形 式,在产学研教学探索下,与企业进一步沟通,并总结 经验和教训,以求找到更合适的呈现效果,同时能够及 时地运用并投入市场,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做了一些尝 试,为今后的课程设置进行一些探讨和调整,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一)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数字绘画课 程发展的道路 ,让毕业设计的展示更加丰富 排除设备落后等客观因素,结合我校的特色专业: 包装设计、游戏角色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相关课程, 将数字绘画融入这些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数字绘画课 程的多面性。
数字绘画应用在包装设计插画中表现形式为实物 展示结合 3D 建模投影展示。 学生运用 ArtiosCAD 软件 进行包装结构绘制,然后运用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软 件,结合压感笔和手绘板进行包装装潢图形图像设计 绘制。 设计好的平面作品导入 ArtiosCAD 建模成 3D 展 示。 ArtiosCAD 软件 3D 展示效果比较快捷,没有 3DMAX 清晰,但压缩效果文件较小,可以手动操作单个细节展 示,投影播放效果较好;缺点是无法加入音乐等多媒体 形式,无法循环自动播放。 所以,学生用 3DMAX 和 Premier 后期制作了影视效果,实物展示与媒体展示相 结合,给参观者全面的三维体验。
这样完成的作品,展示效果较全面,这里的数字绘 画形式以二维和三维样式同时展现,然而设备和技术 有限,仅限于投影布上展示,无法达到在立体空间展示 效果。 但作为作业展示,这样的方式也是有所突破。 包装类的课程设置上是以包装装潢为主,也就是 平面设计为主,结构设计为辅。 我校学生在进行包装毕 业设计时,要求他们必须运用数字绘画技术自己动手 进行绘制,禁止网络下载图片拼凑,学生创作的作品主 题也非常丰富。

上一篇:浅谈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设计——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下一篇: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分类管理探索与实践


相关推荐:

  • 2019-11-19 高校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9-11-19 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
  • 2019-11-19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 2019-11-19 中职学校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中长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例
  • 2019-11-19 基于微信的高校毕业生离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