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工程能力导向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

工程能力导向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20-01-19 15:26:12

摘要: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案例教学模式以工程能力为导向, 理论、实践和工程三维度相融合, 辐射专 业概论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社团活动和毕业论文(设计)六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全过 程。改革实践凸显六个过程: 基于工程能力驱动,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基于职业发展规划, 筑建学生的 工匠精神; 基于专业课程切入, 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工程实施过程, 构建CDIO专业实践教 学体系; 基于多方共赢理念, 搭建校企生合作平台与运行机制; 基于工程问题导向, 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 做。 在学生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 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工程能力; 工程管理; 人才培养; 案例教学; 改革实践; 运行效果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 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 2015年, 教育部、 国家发 改委、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 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按照应用型卓越人才对 工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提升的新要求, 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必须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 理论与实际割裂的教学 模式问题, 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以及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的问题。 面向 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以 工程能力为导向、 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的有效模式, 是 回归工程过程理念实施工程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以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模式实施工程项目管理课程 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 改进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方法, 实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和执业 资格对接, 提升学生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 力。 经过11年的探索与实践, 依据工程管理人才全过程 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与发展规律, 进一步确立了工 程管理人才培养以工程能力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育理念, 构建并实施了与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案例教学模 式内涵与特征
1.1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案例教学模式基本 内涵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模式, 其本质是以工程能力为导向, 理论、 实践和工程 三维度相融合, 辐射专业概论课(专业导论)、专业核心 课、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社团活动和毕业论文 (设计) 六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案例教学为核 心模式, 构建工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立体化体系, 以实现工程管理人才的工程实践认知能力(理论维)、 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实践维)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工 程维)于一体的工程综合能力协调发展。
1.2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案例教学模式的基 本特征
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基本特征。
(1) 基于工程能力导向, 构建并实践了面向工程的 “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三维度六 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工程理论、 工程 实践和工程创新的三维度能力立体融合, 辐射专业概 论课(专业导论)、专业核心课、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 计、专业社团活动和毕业论文(设计) 等六个环节的工 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以案例教学为核心 模式, 构建工程管理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立体化体系, 实 现了工程管理人才的工程实践认知能力(理论维)、 工 程实践应用能力(实践维) 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工程 维)于一体的协调发展。
(2)基于PDCA循环,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示范,形成并实施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运行体系。 以一个完 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例为基础, 通过案例的轮环使用开 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相关知识传授活动。 以完整案例 为主线, 以学生全过程参与为形式, 从案例展示的感性认 识为起点, 形成完整案例认知、 分析、 应用、 实践和实战 等五个环节的循环往复轮环式案例教学运行体系。
(3) 基于工程建设过程, 以CDIO为理念, 面向工程 实景, 架构并运行了多层次、 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将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工程技术分析、 工程可行性研 究、 工程方案策划、 工程市场交易、 工程经济核算和工 程管理专项规划等核心专业课程设计实施一体化实验 实践教学体系, 以相对稳定的团队, 针对同一工程, 依次 规划与完成贯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核心能力的施工组 织设计与技术、 工程经济学、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工程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工程计量与计价、 工程项目管理等 六门核心专业课课程设计, 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应用集成 能力。
2 工程能力导向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过程
2.1 基于工程能力驱动,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依据学校服务于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服务 面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在学校设置行业职 业特色通识教育体系的基础上, 以培养工程项目管理现 代化能力为目标, 以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为主线, 基于知 识系统化、 决策科学化、 运行国际化、 手段信息化的内 在要求, 构建与优化了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知识一 体化培养方案, 以课程体系优化为切入点, 建立了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程序、 动态管理、 有序调整、 跟踪反馈的 有效运行机制。 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体现两 个特色: 一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驱动, 健全工程管理人 才培养实践体系, 凸显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 二是强化 实践训练, 构建基于工程管理实践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设 计实践体系。 从2010、 2013、 2016培养方案调整来看, 在 总学时压缩的趋势下, 不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和总 量, 三次调整, 三次提高, 实践环节课时比例依次为25% 以上、 30%以上和35%以上, 加大了工程项目管理等6门 核心专业课综合型设计型课程设计的课时量, 从培养方案规划着眼, 保证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强化。
2.2 基于职业发展规划, 重视专业概论课的职业影响 教育, 筑建学生的工匠精神
重视专业概论课(专业导论课、专业研讨课)的专 业启蒙教育, 专业概论课由专业负责人(或专业知名教 授)主讲, 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分析入手, 认识工程管 理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理清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脉络与 思路, 强化全过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特色, 以典型人 物成功路径与经验为引导, 开展职业影响教育, 贯穿学 生服务工程一线的敬业精神和创建精品工程的工匠精 神, 使学生把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 增强专业 自信, 热爱工程管理事业。 通过课程引导与讨论, 有40% 以上的同学把自我学业规划与执业资格挂钩, 确立了项 目经理的职业目标, 体现了扎根基层、 吃苦耐劳的职业 精神。
2.3 基于专业课程切入, 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 革实践, 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
工程管理的实践特征决定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必 须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2006年, 针对学生专业课程学习 兴趣不高的现象,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 点, 在全国, 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 革, 形成了面向工程、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自主学习、 全程参与的基于PDCA的五环节递进循环的完整案例轮 环式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以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例为 基础, 贯穿课程背景展示、 课堂教学、 课后训练、 课程设 计、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全过程, 实现基 于工程实例的感性认识到认识升华、 理论分析到工程应 用、 实例训练到能力转换、 课设提升到知识创新、 实践 创新到持续改进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培养, 基 于学生中心地位设计了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与实 施路径, 基于开放办学搭建了企业行业深度参与教学活 动的平台, 开展了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评价、 教学保障等一系列改革, 教学效果改善明显。
2.4 基于工程实施过程, 构建CDIO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 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以工程建设过程为主线, 构建与优化实验中心的 共享平台, 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程建设管理 综合训练中心。 基于CDIO理念, 面向工程, 以完整案例 为中心, 架构多层次、 一体化的核心专业课程设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以相对稳定的团队, 针对同一工程, 依次 规划与完成贯穿工程技术分析、 工程可行性研究、 工程 方案策划、 工程市场交易、 工程经济核算和工程管理专 项规划等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核心能力的施工组织与技 术、 工程经济学、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工程招投标与合 同管理、 工程计量与计价、 工程项目管理等六门核心专 业课的综合型设计型课程设计, 不仅建立了各门课程与 实践应用的联系, 而且建立了六门课程实践应用之间的 联系, 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的系统化。为了强 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心实施 全面开放, 架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满足工程实践与科 研训练的多重要求, 实现实验实践教学与科研研究、专 业实践、 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共享平台, 更好地服务学生实验实践训练和科研, 增强了学生的工 程实践能力。
2.5 基于多方共赢理念, 搭建校企生合作平台与运行 机制, 匹配学生的岗位对接能力
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提升学生工程 实践能力为核心满足行业企业工程管理实践需要, 因 此, 工程管理专业进一步强化与做实实验实习基地, 完 善校企合作制度与运行机制。 以全过程参与互动、 合作 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 建立校企生合作平台, 让行业企 业深度参与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包括共同拟 定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提供工程管理教学案例, 开 展行业发展企业讲座, 承担部分实践教学工作任务, 根 据学生需求和企业需要, 合作开展工程实践研究, 共同 完成工程管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工作, 共同评价 教学效果, 部分企业进校开展专业岗位培训, 部分企业 在校设置奖学金制度。 以专业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 服 务于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图量价工作坊和工程管理 学社, 按照“双极四功能”的专业社团活动定位, 学生自 主组织, 自我学习, 校内校外教师按需指导与辅导, 密 切学校、 企业和学生的联系, 使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对接 行业企业岗位需求, 增强学生的工程管理实践岗位适应 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2.6 基于工程问题导向, 开展毕业论文(设计) 真题真 做, 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 是培育学生综合应用工程理论解 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环节, 是塑造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2010年前, 全部开展毕业论文, 2010以来, 根据学生自愿 选择的原则,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任选其一, 不论是毕 业论文, 还是毕业设计, 都始终坚持工程问题导向的实 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不断凝聚与彰显我校工程管理人 才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特色。 要求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必须与工程项目管理实际相联系, 针对企 业命题、 实践实习找题、 科研立项拟题等选择和提炼毕 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 针对行业发展前沿, 基于BIM的毕业设计为重点, 创建 了BIM 5D模型构建、 BIM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11个综 合性、 设计性、 创新性项目, 72位同学以工程实景开展基 于BIM的毕业设计, 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特征, 60%的学生采取了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度, 强化工程 实践问题的针对性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有用性。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 真题真做, 不仅提高了学生工程 实践问题分析和实践创新能力, 而且塑造了学生求真务 实、 扎根一线的敬业精神, 同时, 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团 队的实践能力。
3 工程能力导向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 理人才培养案例教学模式运行效果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案例教学模式, 从 2006年提出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设想开始, 经历了 11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 在学生培养、专业建设、 课 程建设、平台建设、 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 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学生培养与学生成就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全过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 改革为示范, 较大地改善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和 效果。 核心专业课教学过程与效果都较大提升, 学生 上课出勤率提高15%~20%, 核心专业课学生成绩提高 10%~15%; 学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以工程项目管理 为选题方向真题真做毕业论文的比例增加20%以上, 以 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提升为专业特色持续凸显, 学生 就业率基本保持95%上下, 即是在2016年, 工程管理与 工程造价12个毕业班的大规模情况下, 学生就业率也在 93%以上。
学生专业社团活动效果显著, 图量价工作坊和工程 管理社团, 密切企业联系, 积极组织与参加行业举办的 BIM、 算量、 项目管理沙盘等专业竞赛活动, 获得丰硕 成果,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96项, 学生参加专业竞赛 获一等奖12项、 二等奖28项、 三等奖13项, 2010年, 图 量价工作坊荣获天津市市级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2012 年, 图量价工作坊荣获天津市市级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 号, 2013年, 工程管理学社荣获天津城建大学优秀学生 社团称号。 学生科研能力与成果有所提高, 面向工程实 践的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工程实践的热情, 专业学生 科研立项、 企业合作科研、 发表论文的人数逐步增加, 学生科研立项40项,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奖26项, 学生发表论文6篇, 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3.2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实践, 使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形成了“全过程 实践能力培养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办学特色”, 在 2009年住建部专业评估和2014年住建部专业复评中, 得 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以优异的成绩 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与复评。 2010年工程管理专业获批 天津市品牌建设专业, 2017年工程管理专业获批天津市 优势特色专业。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为 示范, 形成了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特色, 取得 显著成绩。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成员主要参与 的系统工程与运筹学、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应用统 计学等3门课获批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 教学团队主持 的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计量与计价、 科技论文写作等3门 课和教学团队成员参与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获批 天津城建大学校级优秀课程。 教学团队主持的科技论 文写作课程获批首次“校级在线课程建设”立项。
3.3 平台建设与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主持的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心, 基于 工程建设过程, 以CDIO为理念, 面向工程实景, 架构并 运行了多层次、 一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2013年获 批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17年获批天津 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建设管理市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教学团队成员参与的天津市城镇化与新农 村建设研究中心, 2010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学团队主持的生态宜居城市 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 2012年获批天津城建大 学科研机构。
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平台, 主持组建的工程项 目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于2016年获批天津市市级教学 团队, 2017年, 主持人郭汉丁教授获第十一届天津市高 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以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心为平 台, 形成了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团队, 以生态宜 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为平台, 主持组建了 科学研究团队, 教学团队成员参与的新型城镇化与城 市可持续发展团队, 2014年获批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 团队。
3.4 教学改革实践与成就
教学团队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取得良好业 绩。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教学团队开展了《工 程项目管理》 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城市建设领域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研究、 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心建设实践研究、 工程管理 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融合改革实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 养下的实践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学生评教体 系的建设与研究、 基于工程实景的工程项目模块化实践 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能力素质影响路径分析的高校应用 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BIM协同应用工作坊、 工程造价课程建设与实践、 工程 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研究、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 整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 程增设presentation环节的实践研究、 基于角色和流程的 《企业资源计划》 仿真实验教学环节设计研究、 工程管 理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平台课程化学融合与 改革实践、 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 研究、 CBE视阈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 构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技术经济学课程 改革与实践、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 究与实践、《工程计量与计价》 微课建设等省部级与校 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项, 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高等建筑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41篇, 主 编与参编出版教材28本, 其中, 参编建设工程成本计划 与控制, 获批“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主编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获批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 主编工程项目管理获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主 持与参与的教学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及相当的奖励12项, 2018年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实践获得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校级及其 他教学成果奖11项。 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果推动了工程管 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3.5 专家认可与实践推广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实践, 在2009年(2014年复评) 住建部专业 评估中得到评估专家肯定与认可, 由此所凝炼的工程管 理专业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特色成为2010年获批天津 市品牌建设专业和2017年获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的 有力支撑。 以此理念建设的工程建设管理综合训练中 心、 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计量与计价、 科技论文写作等 网站, 教学平台与资源丰富, 使用便捷, 点击率高。完整 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得到各层次校内外专 家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产生较好的辐射作用。 工 程管理专业建设的经验, 首先在我校经济与管理其他8 个专业的专业规划与实施建设过程得到借鉴与推广; 出版教材可供多校使用, 效果良好, 实现教学改革成果 共享辐射; 发表论文, 在全国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实现广 泛交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 探究”论文在全国工程管理专业第五届院长(系主任) 会议上交流发言, 产生较好反响; 2014年工程管理评估 会议在我校举行, 评估专家参观指导我校工程管理专业 建设, 进一步改进了我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工程管理 专业特色吸引了国外高校的关注, 2014年起, 我校与丹 麦VIA大学合作办学, 开展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VIA大 学教师(16人次) 授课, 团队6位教师全程参与, 相互交 流学习, 相互借鉴经验; 近3年,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等10余 所兄弟院校88人次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外籍专家18人 次), 面向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成果申报网站1年点击量221000余人次, 面向 工程的“三维度六环节”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得到 兄弟院校一致认可, 促进了工程管理专业发展, 发挥了 辐射功能。

上一篇:基于ARIMA模型的渔业经济预测及其优化
下一篇:指导学生做研究性专题毕业论文新尝试——以培养地方性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隐喻和转喻思维能力为例


相关推荐:

  • 2020-01-15 浅谈蒙药专业毕业实习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0-01-15 从大学生党员就业满意度入手,探索建立党员就业帮扶模式 ——以华南某大学为例
  • 2020-01-15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园林专业为例
  • 2020-01-15 基于R语言硕士培养与升学相关性分析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例
  • 2020-01-15 职业化背景下翻译专业毕业论文与翻译市场的结合 ——以衡水学院翻译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