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 | 论文文献库 | 校企合作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

校企合作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

来源:论文查重 时间:2019-12-23 17:41:59

摘 要 :校企合作对高校双创实践基地建设 、双创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该文阐明了校企合作的含 义和模式 ,阐述了该校校企合作状况 ,以及校企合作对拓展双创课程体系 、改善师资队伍 、提升双创实验室和 实践基地建设的作用 ,分析了校企合作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科技竞赛质量 、学生双创实践的促进 作用 。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创人才 ;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人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 ,创新创业人才也是我国当前短缺 、迫切需要的 一类人才[1] 。 随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双创驱动理 念的不断深入 ,双创人才的培养已逐渐成为新时期我 国高校重要的办学实践和发展理念[2 ] 。 近年来 ,国内 高校的本科生数量急增 ,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均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 ,尤其由于受限于高校的实 践条件 ,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和方法训练[3] 。 校企合作 对建设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弥补高校实践环节不 足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 校企合作概况
校企合作是指在平等互利原则下 ,学校和企业双 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取长补短 ,整合资源 ,以培养社 会发展所需要的双创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 校企合 作可分为项目合作 、双导师制度 、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合 作研究中心 、委托培养等 4 种模式[4 ] 。 我院的校企合 作采取了前 3 种模式 。 与省内外企业建成的校内外实 验室或实践基地包括 :“西南科大与深圳市恒善堂”天 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 、“西南科大 、四川德培源药业和 青川德康源药业”研发中心 、“西南科大与四川环龙”竹 种质资源圃 、“西南科大与西科种业”水稻研发基地 、 “西南科大与铁骑力士”实践和实习基地等 。 校企合作 的范围和领域涵盖了我院的 7 个专业 ,横跨“理 、工 、农”三大学科 ,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 。
2 校企合作下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应用
2 .1 校企合作拓展双创的课程体系
双创型应用人才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 创业能力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 随着“一带一 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社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型 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双创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校 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课程体系 ,为社会输送 “宽口径 、厚基础 、重实践 、强能力”的 、拥有创新创业意 识和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 。 创新创业人才应该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 、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即 :要有 敢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理念 ;要掌握创新创业所需的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具备较强的处事能力和丰富 的实践经验[5 ] 。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不少高校存在 短板 ,尤其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上 。 而企业在生产实 践方面拥有成熟的工艺 、丰富的经验 ,对于生产实践需 要何种理论知识和课程 ,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创新需求 ,具有切身的理解和深刻的洞悉 ,是创新创 业的天然温床 ,如“药用车间设计”“动植物细胞培养 室”等 。 因此 ,校企合作能够大大拓展双创课程体系 。
2 .2 校企合作提升师资力量
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 ,高校应及时聘请企业科 技骨干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 ,实行校内导师 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 。 校企在分段培 养中 ,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共同推进 ,协同管理 ,共同指 导学生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 、科研项目申报 、技术 攻关 、毕业论文(设计)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 能力 。 这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积累 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能拥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对 市场需求的初步把握能力 。 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 校师资往往“背景”较为单一 、缺乏工科背景或工厂经 历的不足 。 以我校制药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 例 ,具有工科背景或工厂经历的师资不超过 10% 。 校 企合作后 ,聘请企业骨干科技人员为导师 ,则可以优化 师资结构 ,提升学校师资力量 ,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
2 .3 校企合作强化双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高校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 重要平台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6] 。 “十二五”期间 ,国内高校重视实验室建设 ,在师资队伍 等软件方面及实验室面积 、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等硬件 方面均加大了投入[7] 。 我校通过与深圳市恒善堂生物 科技 、四川德培源药业 、青川德康源药业 、四川环龙新材 料 、西科种业 、铁骑力士等省内外企业在校内 、校外共建 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依托 、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 ,初步建 设成一系列功能性 、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弥补了校内生产实践环节实验资源的短板 。
3 校企合作下双创实践基地建设
3 .1 校企双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双导师制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创新制 度 ,也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8 ] 。 传统培养模 式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 、设计及撰写环节 主要在高校内完成[9] 。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 生毕业论文(设计)由 2 部分构成 ,须分别在校内和校 外进行[10] 。 双导师制对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质 、科研 能力 、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8 ] 。 以我 校 2018 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为例 ,食品科学工程专 业指导教师共 20 人 ,其中校外导师 8 人 ,占比 40% ; 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教师共 18 人 ,其中校外导师 3 人 , 占比 16 .67% 。 双导师制提升了我校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的质量 ,同时还提升了就业率 ,该届毕业生在毕 业之前就得到了企业的提前签约 。
3 .2 依托校企实践基地 ,提高学生科技竞赛质量
开展校企合作以来 ,涉及的企业数量 、领域逐年扩 大 ,优质的实践基地数量也逐年增多 ,为双创型人才培 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 依托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基地和 双导师制 ,每年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人 数屡创新高 ,获批立项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 项目类型也 由“创新训练”类向“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 并重方向发展 。 2015 年 ,我院获批立项 3 项 ;2016 年 , 获批立项 10 项 ,其中创业训练 2 项 ;2017 年 ,获批立项 11 项 ,其中创业训练 1 项 ,创业实践 2 项 ;2018 年 ,获批 立项 21 项 ,其中创业训练 2 项 ,创业实践 1 项 。 其中 , “低木素/高纤维/高产量工业用梁山慈竹突变体的筛选 研究”“西部地区不同品种杨树对土壤治理技术研究” “融合校地优势构建绵阳-松潘羊肚菌产业链”等 7 项为 国家级项目 ,“‘互联网 + ’背景下的家庭园艺咨询与‘智 慧园艺’产品开发”“紫纹羽卷担菌富集土壤中重金属技 术研究”“柴胡地上部分的综合应用”等 38 项为省部级 项目 ,共获资助经费约 80 万元 。
利用这些平台 ,还完成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项 目 40 余项 。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 、校级 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有 200 支学生团队 、 共计约 1 500 人次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互联网 + ”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及创 业”挑战赛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全国大学生生 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 程设计竞赛 、“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 竞赛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 、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等 国家级 、省部级科技竞赛 ,并取得优异成绩 。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我校学生参赛成绩逐年 提高 ,不仅与省内外高校同台竞技 ,还得到兄弟院校的 一致认可 。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 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 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11 ] ,在 2012 — 2016 年期 间 ,我校学科竞赛评估得分位列全国第 57 位 ;在四川 省 ,仅次于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等 3 所“985”“211”高校 。
3 .3 依托校企实践基地 ,促进学生双创实践
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天然 温床和助推器 。 在实践基地中 ,学生可以通过双导师 的指导 ,结合自己的兴趣点 ,依托校 、企两种资源 ,充分 利用现有条件 ,以最小成本 、最低风险进行创业实践 。 我院学生团队在利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进行创业实践 基础上 ,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注册 、创办企业多家 ,涉及 农业 、工业等领域 ,如竹荪/羊肚菌种植 、天麻种植 、费 约果栽培与种植及高原生态农畜生态产品 、白芨组培 苗的工厂化生产等 ,开发出一系列产品 。
4 结语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 ,是民族振兴之魂 ,而其 关键在于双创人才的培养[12] 。 2017 年《国家教育事 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 ,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 精神与能力 ,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 随着本科生扩招 ,高 校的实践条件愈显不足 ,学生不仅缺乏对实践技能和 方法的训练 ,而且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均与现实需求 存在差距 。 因此 ,有必要基于校企合作平台 ,强化创新 园建设成为景观式结构实验教学基地 。 建设方案体现 了教学基地建设所必须的安全 、便利 、经济的总体目 标 ,既可用作本校学生的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 ,也可用 作外部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在 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做到最好 。 融入校园景点建 设的实训基地 ,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起到潜移默化 、润物 无声的教学效果 ,为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开 拓了新视野 。

上一篇:本科生学习投入研究的现状、特征及启示——基于近5年SSCI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下一篇: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相关推荐:

  • 2019-12-21 全国高校档案机构科研状况调查与探究
  • 2019-12-21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进路径研究 ——以应用型本科学校为例
  • 2019-12-2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湖南工学院为例
  • 2019-12-21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探索
  • 2019-12-21 研究性学习在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